访谈语录:很多人跟我说做粮食难,投入高、回报慢,进来后发现确实如此。然而,不正因为难,它才能成为一个值得投入和期待的事业嘛。

吉林印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东,是2020年吉林大米“三名工程”的“十大名人”之一,也可谓是吉林大米在浙江市场开拓的“急先锋”。

作为一个浙江打拼了近20年的吉林人,正是这种乡土情结让刘晓东与吉林大米迅速结缘,却不料在做情怀中发现了他眼里的10亿商机。

问:与吉林大米结缘是怎样一个过程?

刘晓东:多年经商创业的过程中,接触的很多浙江当地朋友都找我带纯正好吃的东北大米。因为市场上品牌比较杂乱,而朋友从老家带过来的产品是他们更信任的东北好大米。

2015年春节回吉林,在飞机上、高速公路上看到吉林大米的品牌广告,这是我这个吉林人之前没有看到过的。过年期间,聊天过程中得知吉林在开展大米品牌建设,这就让我想到,既然我是吉林人,吉林大米的品质又不差,又提出了打造品牌,完全可以做吉林大米的产品。

2016年开始正式谋划,随后回到吉林来选品。2017年,第一家吉林大米直营店就开业了。目前我们已经在浙江杭州、嘉兴、绍兴、宁波、台州、金华等地开设将近50家直营店,基本实现了浙江沿海地市的全覆盖。

问:如何一步步的赢得浙江消费者的认可。

刘晓东:成年之前都生活在吉林的我直到2015年年末才发现吉林大米有品牌了。由己及人,我相信消费者认知更需要一个过程。

对于消费者来说,在我们做品牌之前,他们是没有吉林大米这个概念的,更愿意把吉林大米、黑龙江大米通归叫东北大米。东北大米的名气非常好,但没有叫得响的品牌,多是小品牌。

然而,当我投身吉林大米的行业的时候,浙江地区的消费者已经在很多渠道和平台接触、了解到吉林大米,对吉林大米是有初步印象。这就不需要再给消费做知识输出---“最好的大米在吉林”。

必须得说,吉林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真真正正的把品牌建设工作做到前面,吉林粮食部门这种花心思、下功夫开拓浙江市场的精神给了我加入这份事业的信心。

近几年的经营状况如何?

刘晓东:2017年,我们运营的第一家吉林大米直营店正式开业,半年之内开了7家,然而到年底总共做了不到100万元营业额。因为那边运营成本特别高,仅杭州一个形象店的店面租金每年都40多万元,所以当时压力非常大。

2018年情况扭转了很多,我们在持续开展开店的同时,销售收入有了几倍级的增长。2019年,我们所有店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000万元以上。

而今年,最初以为会受疫情影响,但是截至到上半年,所有店面营业收入已经突破了1200万元。众所周知,大米消费旺季是新米上市以后到春节期间,预计今年的销售额能做到4000万以上。

对浙江大米消费市场有何认知,未来计划如何做?

刘晓东:以浙江为代表的长三角市场,是不缺购买力的,消费者更注重的是品质和品牌。在消费者心中,品牌就意味着品质和服务,有品牌的产品一定是有保障的。

因此,吉林大米要坚定不移的做品牌,提升品质和服务。我个人认为,做品牌一定要贴近消费者,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。下一步我们计划加快门店布局的速度,争取在浙江及长三角主要地区做到300家店,这样既扩大了销售渠道,又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。

300家吉林大米直营店,对您意味着什么

刘晓东:如果在长三角地区能够做到300家店,那么每年的销售额就能够突破10亿。

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大信心?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非常重视浙江市场,通过近几年的耕耘,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做吉林大米这样的高端农产品是非常有前途的,也可能一场招商就能实现。

三年来,吉林省粮食部门的为大米品牌建设的付出,我是切实看得见的、感受得到的。吉林大米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品牌,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,那我肯定要抓住它。而且做这个事业是一举多得,一方面吉林大米品牌叫响了、个人事业也有了新突破,另一方面也能够带动种稻农户增收,算是情怀所在吧。

希望这个梦想什么时候实现,为此做了那么准备?

刘晓东:刚开始的时候,其实把它当一个副业在做,只是想把吉林大米卖出一个好价格,让我周边的朋友认同家乡的产品。

2018-2019年,我陆续退出了原来的主营业务,把身心都放到吉林大米这份事业之上,副业已经转成主业。现在回头看,也许是在恰当的时候做了一个最好的决定。

对于我来说,初入行业的困难期已经过去了,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。300家吉林大米直营店,希望最快能够在明年实现,因为这个是一个风口稍纵即逝的时代。